隨著期末考試到來,這個學期就要結束了。回首剛過去的2020年,相信師生和家長心中都有許多感觸:萬眾一心抗疫、前所未有的大規(guī)模線上教學、長達數月的居家學習、延期舉行的中高考……新冠肺炎疫情給2020年留下了許許多多的“第一次”,也讓我們百煉成鋼、更加堅定;拔地而起的新學校、明顯減少的大班額、越來越多的普惠幼兒園……教育的發(fā)展步伐并未停歇,消除大班額和“5080攻堅戰(zhàn)”兩大“戰(zhàn)役”的推進,讓優(yōu)質教育距離每個人越來越近。在歲末年初,我們來盤點2020年惠州教育的重要節(jié)點,紀念不平凡的2020。
實現疫情防控和線上教育雙勝利
2020年2月17日至5月18日,惠州1100多所中小學校(含教學點)通過各種形式開展線上教育,93.7萬多名中小學生全員參加,不落一人,達到了“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的目標,實現了疫情防控和線上教育雙勝利。
為實現線上教育“一個都不能少”,惠州進行多次排查,發(fā)現全市基礎教育中仍有1萬余名學生存在線上學習困難。通過各級政府、學校、企業(yè)、駐村干部幫助和學生家長共同努力,同學們遇到的終端與網絡問題全獲解決。其中,對省、市建檔立卡貧困戶的895名高三、初三年級學生,在省教育廳支持107臺平板電腦的基礎上,我市慈善總會發(fā)動愛心企業(yè)捐贈800臺平板電腦,并協調通信公司為每臺平板電腦免費安裝流量卡,發(fā)到貧困家庭學生手中,實現線上學習“不漏一個學生,全部正常上線”。去年3月6日,全市93.7萬中小學生、7.3萬專職教師實現線上教育100%全覆蓋。
各校紛紛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借助網絡平臺開展網絡教學。老師們變身“主播”,探索“互聯網+”教學模式,與學生加強互動,為學生答疑解惑,做到疫情防控和學業(yè)發(fā)展兩不誤。期間我市不定期組織各學科名師、骨干和備課組長,圍繞線上教育開展線上研討,對各校老師線上課堂、答疑活動進行隨機抽查、隨堂聽課、課后指導等,確保線上課堂質量不打折扣。
在2020年5月初的“惠州市線上教育質量問卷調查”統計中,63.9%的老師表示更新了教育觀念、思維方式以及學生觀、教學觀;39.7%的老師提升了教學設計水平與能力;89%的老師對此次線上教育表示滿意。對各地各學校開展的二次督查結果顯示,家長與學生的滿意度總體良好。專家認為,此次大規(guī)模線上教育作為應急之需,不僅有效抵御了疫情的沖擊,還將給縮小區(qū)域及校際間教育水平差距、基礎教育改革帶來新機遇。
分期分批返校復學,關注學生心理健康
進校要過4關、日測3次體溫、打飯間隔1米、檢測不漏1人……2020年4月27日,我市2020年春季學期首批學生返校復學工作順利開展,近10萬名高三、初三學生重返校園。
為保障師生安全有序返校,惠州各校明確主體責任,在做好疫情防控重點人員的排查、分類健康監(jiān)測與管理,及時掌握教育系統師生動態(tài)、健康狀況和疫情情況的基礎上,還制訂了系列防控工作指引,印發(fā)了學生返校工作方案、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完善學校開學方案、防控方案、傳染病防控制度、應急預案和工作流程等。此外,聘請專業(yè)的衛(wèi)健專家擔任學校衛(wèi)健副校長,加強對校園防疫工作的指導。校園消殺、物資儲備、應急演練……我市教育部門成立督查驗收小組,全面啟動有高三、初三年級的學校返校復學準備驗收工作。隨后,其他年級也陸續(xù)分期分批順利返校復學。
疫情之下,常規(guī)教學秩序被打亂,學生的心理健康成為關注熱點。對此,我市建立完善了市、縣(區(qū))、學校三級聯動的學生心理防護工作機制。疫情爆發(fā)后,我市組織中小學骨干心理教師開設“惠心熱線”,為師生家長解憂。復學后,市教育局錄制推出“傾聽心聲,快樂復學”心理調適視頻,播出當天官微點擊量達10萬+。
中高考延期,扛住壓力考出佳績
2020年,我市中高考生經歷了諸多“第一次”:第一次居家學習、第一次在4月開學、第一次遇到中高考延期……對2020屆的考生來說,初高中階段的最后一個學期是特殊、曲折、難忘的。
2020年3月31日,教育部發(fā)布公告,明確2020年全國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隨后,惠州也發(fā)布通知,受疫情影響,2020年中考延期至7月20~22日進行。
延期通知發(fā)出后,教育部門妥善安排組織學生復習備考,積極疏導考生情緒;做好疫情防控,因地制宜制定高考防疫方案;制定高考安全工作方案,加強各環(huán)節(jié)管理;打擊考試作弊,強化高考標準化考點建設;開展應急演練……這兩場特殊的考試,廣大教育工作者既是組織考試者,也是應考者,為考生們順利考試交上圓滿的答卷。
雖然備考中充滿了焦灼和忐忑,備考復習進入了“超長待機”模式,但全市初三、高三師生頂住壓力,以自信和努力,在中高考中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
打贏“5080”攻堅戰(zhàn),學前教育邁上新臺階
2020年,惠州學前教育迎來階段性成果:提前完成“5080”學前教育普惠目標的核心任務。這一年是學前教育“5080”攻堅年,惠州通過多年努力,實現“公辦園在園幼兒數50%以上、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在園幼兒數80%以上”的目標。
自2011年至今,惠州共實施了3期發(fā)展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解決幼兒入學問題和學費貴的問題。自2018年以來,全市新增公辦園109所,新增公辦學位超過5萬個。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幼兒園804所,在園幼兒約22.6萬人。其中公辦幼兒園有248所,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11.6萬人(含購買學位),占比51.02%。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706所,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在園幼兒共19.9萬人,占比88.12%。
在這一過程中,各縣區(qū)因地制宜,根據實際情況創(chuàng)新方式。如,惠城區(qū)教育局實施集團化管理,組建7個學前教育集團,將42所民辦幼兒園納入集團化管理。
保障基礎教育學位,大班額比例大幅下降
2020年秋季開學,市第十一小學金榜分校新生家長高興地發(fā)現,一年級新生一個班只有48人;在市惠南學校,初一新生每個班的學生人數都在55人以內。
“大班額”作為一個“老大難”問題,困擾惠州很多年。到2020年,這塊“硬骨頭”終于逐漸被啃下來了。經過多年努力,我市義務教育大班額占比下降明顯:2018年占比為14.76%,2019年已降到了7.81%,2020年下降到1.4%,大班額進一步減少。
這背后離不開學校的規(guī)劃建設。2020年,備受市民期待的市十六小、德威江譽誠小學開始招生,滿足周邊居民對孩子就近讀書的需求。
為保障基礎教育學位供給,惠州初步構建起以發(fā)展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新建改(擴)建公辦義務教育學校計劃、普通高中三年攻堅計劃為主體的基礎教育學位保障體系。通過這“三大計劃”,2018年~2020年,全市每年新增幼兒園60所以上,每年新增學前教育學位2萬個以上;每年新增公辦義務教育學位2.5萬個。2017年~2020年,我市新建4所公辦普通高中,4所12年一貫制民辦學校,改擴建10所普通高中!笆奈濉逼陂g,將繼續(xù)大力推進各學段的學校新建和改(擴)建,提供更多優(yōu)質學位。
惠州日報記者林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