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頭條 掌中惠州
東江輿情研究院 東江創(chuàng)新發(fā)展研究院 東江云媒大數(shù)據(jù)研究院 惠州東江圖片社
東江品牌聯(lián)盟 粵港澳大灣區(qū)主流媒體聯(lián)盟 東籬俱樂部 超網(wǎng)新媒體公司 教育投資公司 報業(yè)印務公司 報業(yè)發(fā)行公司 新文創(chuàng)公司 惠報廣告公司 惠品匯 農產品展銷中心 文化藝術發(fā)展中心 惠州日報國旅 教育文化傳播公司 出版公司 天堃文化公司 迭代智能科技公司 惠州國畫院
演播廳 會議室
原標題
博羅縣福田鎮(zhèn)荔枝墩村蔗農的人間煙火氣
果蔗賣得歡 生活更加甜
砍蔗、裝蔗、出攤……果蔗上市以來,博羅縣福田鎮(zhèn)荔枝墩村蔗農曾慧萍每天早上6點起床,忙到晚上8點才回到家中。自疫情防控新政實施以來,市場回暖,商超、農貿市場的人流逐漸多了起來,曾慧萍的果蔗銷量自然也就旺了起來。連日來,她都是早上滿車而出,晚上售罄而歸,忙得不亦樂乎。這也是荔枝墩蔗農近期忙碌的真實寫照,濃烈的人間煙火氣讓幸福寫滿他們的臉龐。
曾慧萍在蔗地收獲果蔗。惠報日報記者鐘暢新 攝
早上滿車而出,晚上售罄而歸
記者在荔枝墩村看到,甘蔗地里的黃皮果蔗長勢良好,一根根粗壯、筆直的果蔗隨風搖曳,好一派豐收的景象。荔枝墩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曾新科自豪地說,荔枝墩果蔗種植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末,因其皮薄爽脆清甜而遠近聞名。目前,荔枝墩村的果蔗種植面積近300畝,以一組和八組的村民種植為主。
荔枝墩村的果蔗基本從10月底開始上市,一直持續(xù)到來年清明節(jié)前。這段時間荔枝墩村的蔗農都有序地忙碌著。曾慧萍就是其中一位。她從園洲九潭嫁到荔枝墩后,就從婆婆那接過果蔗種植的衣缽,已是有10多年種植史的“老蔗農”了。插種、拔草、撥葉、上土……她樣樣精通,也都親力親為,用辛勤的汗水澆灌著果蔗的成長。正是如此,她種植的果蔗品質優(yōu)良,深受顧客的喜歡。
每年進入11月中下旬,曾慧萍的果蔗都會如期上市。荔枝墩果蔗以田頭批發(fā)和蔗農自己零售為主。相對于田頭批發(fā),勤勞的荔枝墩人更傾向于自己運到市場零售。曾慧萍也不例外。自2022年12月以來,她每天都是早晨6點起床,洗漱完畢就到地里砍甘蔗,裝上自己的“牛拉車”,開摩托車拉去園洲中心市場銷售,單程一趟需要40分鐘。每天上午,她都自己備好午餐帶過去,中午直接在攤位上用餐,忙碌到晚上才回家。每一天,她都要砍五六十根甘蔗,至少有五百斤重,一個弱女子自己拉到市場著實有些吃力。她笑笑說:“習慣啦!生意好的話,生活就有奔頭,啥苦都不是苦!毖巯,疫情防控新政實施,每天市場都熱熱鬧鬧的,她的甘蔗很受歡迎。她說,人多就意味客戶多,她的甘蔗以根為單位售賣,每一根售價15元,基本每天都會賣完再回家。“忙完,看到空空的車子,心里美美的。”曾慧萍種植果蔗3畝多,按照每畝2000根計算,全部售罄,能有一筆不錯的收入。
加快謀劃果蔗品牌打造和轉型之路
春節(jié)前后是荔枝墩果蔗售賣的黃金期,這也跟當?shù)氐牧曀子兄Ыz萬縷的聯(lián)系。原來,在福田及周邊地區(qū),年前、年后都是當?shù)厝罕娮鱿彩碌母叻迤。新屋入伙、新年討意頭、添丁點燈等等都需要果蔗。荔枝墩村婦聯(lián)主席曾桂雙說,有這些喜事的家主至少需要挑一對品相最好的甘蔗藏在屋里,這些甘蔗需要有頭有尾,預示著做事有頭有尾,甘蔗一節(jié)一節(jié)的也象征著生活、工作節(jié)節(jié)高,“這些甘蔗一般38元一對。這時,蔗農的甘蔗也就成了搶手貨,現(xiàn)在村民已陸續(xù)開始訂購了。”
像曾慧萍一樣,荔枝墩村的蔗農也都在忙碌著,充實而幸福。眼下鄉(xiāng)村的全面振興也在如火如荼地推進中。作為荔枝墩村的一張農業(yè)名片,荔枝墩村的“兩委”干部也在謀劃著荔枝墩果蔗品牌的打造和升級之路。曾新科說,荔枝墩村堅持傳統(tǒng)種植,以綠色的精耕手段,讓荔枝墩果蔗的品質有口皆碑。但銷路上仍是靠傳統(tǒng)的零售和批發(fā),受市場的制約比較多,品牌價值也未充分體現(xiàn)!霸诋a業(yè)振興的路上,我們希望通過鄉(xiāng)村旅游或者深加工等方式,讓荔枝墩果蔗實現(xiàn)大的轉變,也讓蔗農的收益更有保障。同時,計劃通過申報‘一村一品、一鎮(zhèn)一業(yè)’專業(yè)村,進一步深耕果蔗種植,打響荔枝墩果蔗的品牌!
惠州日報記者李燕文 通訊員龔潤儀